Search


三星的罩門(3):半導體面臨新的風險(88)

根據三星電子的財報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三星的罩門(3):半導體面臨新的風險(88)

根據三星電子的財報顯示,三星半導體部門對於整個獲利的貢獻度與面板相相近,都是在14%上下。2012年Q3中,三星半導體的營收為8.72兆韓元,其中有60%來自記憶體部門的貢獻,另有36%為系統IC的貢獻,顯示記憶體部門具有非常指標性的作用。但是對三星而言,無論是快閃記憶體,或是傳統的DRAM,三星的市佔率都超過40%,而在台灣陸續調整DRAM產業的同時,三星市佔率超過50%似乎已經是指日可待了!

對於三星而言,市佔率超過50%,便將面對「壟斷」的問題,因此一年前三星董事長李健熙便在14奈米的工廠動工時表示,三星必須往系統IC與晶圓代工邁進,才能找到更好的發展空間。

原本計畫2014年才會量產的14奈米,可能提前到2013年下半。目的是維持在應用處理器(AP)上的領先地位,另外三星對於伺服器的CPU也高度的關心。三星掌握全球約30%的手機市場,已經足以養大自己的系統IC部門,只是系統IC的經營需要更多的彈性,更多元的產品線,以三星過去的經驗而言,系統IC市場的突破,仍有很多的變數在內。

為了補強系統IC部門的競爭力,三星已經決定讓系統IC部門進行一定程度的獨立,並與手機等部門進行更深度的整合。但10或14奈米的研發,也必須考慮450mm的新規格,加上過去三星橫刀切入晶圓代工領域,除了「蘋果」這個案例之外,都不算成功,現在蘋果這個客戶離三星而去,三星不會面對「產能過剩」的壓力嗎?如同昨天所述,展望未來的智慧型手機,大概很難維持每年30%以上的高成長,三星的產能該賣給誰呢?

如果大家同意,產業正從過去的規模競爭,走向更細膩的技術與應用之爭,產能過大的公司,真的還能佔到那麼大的便宜嗎?何況韓國的資金成本高於台灣呢!

明日待續‧‧‧‧‧‧,也歡迎大家提供補強意見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電子時報、科技行腳
View all posts